7月25日,由泰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泰山的歌》歌曲集新书发布暨座谈会在泰安隆重举行。这部凝结泰安音乐人经年累月、精心编纂的音乐典籍的面世,标志着泰山音乐文化首次以体系化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填补了泰安文艺史艺术典籍的空白,为新时代泰山精神的传唱注入了澎湃的新生动力。
泰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孙黎主持本次富有意义的文化盛会。多位嘉宾亲临现场,为泰山音乐文化的盛事发声: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宋春燕盛赞该典籍对山东音乐版图的补益价值;泰安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刘峰高度评价其对地方文化的守护与创新;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赵宝利则聚焦其艺术成就。座谈会上,多位参与《泰山的歌》创作的词曲艺术家深情分享了扎根泰山的创作历程与灵感源泉。
《泰山的歌》是泰山与音乐千年共鸣的璀璨结晶。这部泰安市音乐家协会历时多年潜心编纂的厚重之著,堪称一部跨越古今、融汇雅俗的泰山音乐史诗,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大维度:
历史价值: 它系统梳理泰山音乐千年文脉,收录600余首珍贵作品。从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的古老音像到烽火硝烟中的红色民谣;从《泰山挑山工》《泰山吟》等精神标识性经典,到《和谐岩庄幸福家园》《肥桃熟了》等乡音浓郁的当代新歌,堪称一部全面反映泰山音乐的历史百科全书。
艺术价值: 典籍收录的作品堪称艺术宝库的珍品。其中38首斩获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如全国原创词曲一等奖作品《泰山之恋》、全国文联百强作品《泰山挑山工》、广西“铜鼓奖”得主《红水河—太阳河》,更有17首作品登央视、《学习强国》平台。《泰山的歌》融合了黄钟大吕的阳刚气韵与丝竹管弦的柔美清音,谱写主旋律的宏大叙事和个体心声的细腻抒发,全景展现了泰山艺术的万千风貌。
时代价值: 它引领地方音乐典籍创新范式,推出“纸质书+音视频二维码”复合阅读形态。轻扫二维码,读者即可沉浸于《泰山泉乡王林坡》的原生态唱腔,或目睹《旗袍颂》在亚洲卫视舞台的华彩影像,使静态书页流淌为可听可感、可沉浸体验的音乐之旅,为全国地方音乐保护性编纂提供了宝贵经验。
“夫乐者,象之成也。”《泰山的歌》的诞生,是泰安文艺界“六位一体颂泰山,艺联八方兴泰安”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以音乐载体传承创新泰山文化的重要里程碑。这部凝结千年乐章的文化巨制,必将汇聚四海音乐精英的目光与才情,引领更多承载泰山精神、彰显泰安气韵的动人旋律走向世界更广阔的舞台。(牛静涛/图文)
编发:泰安市摄影家协会融媒体中心
精彩推荐
头条推荐